智能可穿戴复苏,是市场回暖还是自导自演?

浏览:59620 时间:2021-03-11
2012年谷歌眼镜登场,被称为“智能可穿戴元年”。随后2013年,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在经历2015年以来漫长的寒冬之后,在2019年苹果春季发布会到来之际,智能可穿戴市场终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成就电商销量神话 抖音广告精准引流

2012年谷歌眼镜登场,被称为“智能可穿戴元年”。随后2013年,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在经历2015年以来漫长的寒冬之后,在2019年苹果春季发布会到来之际,智能可穿戴市场终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8年第四季度》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269万台,同比增长 30.4%。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25.0%,其中主要的增长来自于耳机产品,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达到64.5%。从可穿戴设备产品生产企业看,目前排名前五的可穿戴设备品牌分别为:Fitbit、小米、苹果、Garmin(佳明)、三星。

回顾往昔,2013年匆匆登场的厂商大多数已经退去,一度曾经火热的各种智能可穿戴产品也已经消失或者卖身巨头。但智能可穿戴设备真的从此没有机会了吗?不一定,从IDC公布的数据来看,尽管智能可穿戴同比增长不断下降,但就全球来说,出货量依然逐年增加。这说明市场对于智能可穿戴依然欢迎,但对于2013年井喷式出现产品不同,市场似乎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想要做好一款真正懂得消费者又被市场接纳的产品,看上去比过去难得多。但我们仍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到底该如何做好一款智能可穿戴设备。

数据分析和隐私保护,将是可穿戴设备的入门要求

智能设备在收据用户数据的过程中,需要给出用户关于数据的分析。大部分用户其实对于具体的数据并没有太多的理解,例如心率、血压等。设备可以与各大医院或者数据分析中心合作,提供数据的同时直接给予用户最终的结论,使得数据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在医疗数据方面,智能设备还有较大优势可以挖掘。不仅可以让用户实时了解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还可以节省去医院检查费用和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采集大数据进行行业分析,支持相关企业和医院进行科学决策,也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数据收集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用户隐私的保护。在收集用户数据前,应该加以说明征得用户认可。将用户数据交给医疗机构或者数据分析前也应该取得用户的同意,值得注意的是,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中包含了用户个人的身份特征和消费习惯,容易被厂家利用售卖,导致违法使用。这将造成消费者对于设备的不信任,对智能可穿戴设备造成打击,因此在使用数据时,厂家应该格外小心,避免一切形式的泄露。

与手机厂商合作或许是最好的出路

智能可穿戴刚刚出现之时,众多的手机厂商开始感到焦虑。对于他们来说,流量入口永远都是一个必争的兵家之地。从一开始打败PC端的浏览器到锁定智能电视甚至路由器,无一不看出手机厂商对于流量入口的警惕。因此,当智能可穿戴设备登场之时,手机厂商几乎人人自危,害怕被智能可穿戴设备取代。

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经过长足的发展,将会取代智能手机。但目前来看由于可穿戴应用生态系统难以统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隐私安全难以保证等原因。短期内,可穿戴设备难以取代智能手机在市场中的地位。因此,致力于可穿戴设备开发的厂商完全可以和智能手机厂商合作。

目前来看,智能可穿戴设备无法完全脱离智能手机,受限于当前科技发展,不管是智能手环还是智能手表都依赖于手机app的支持。例如,AirPods 的重度场景是手机+耳机,轻度场景则是手表+耳机。其他销量较佳的小米手环等目前都需要手机app的支持。而从IDC发布的智能可穿戴品牌来看,除了Fitbit和Garmin以外,小米,苹果,三星都属于手机厂商。

从上可以看出,智能手机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来看并不排斥,相反,智能可穿戴设备要想获得更好的表现,应该积极与手机厂商合作,开发出更加适合的APP。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进步也能带动手机的进步,促进手机的销量。两者完全可以互利共赢。

硬件是制约设备的最大瓶颈

作为一款已经不算新鲜的产品,智能可穿戴设备逐渐被福斯熟知。但他的技术发展之路却并没有像智能手机一样逐渐触摸到天花板,还有很长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与用户息息相关的电池问题,不少用户抱怨Air Pod电池老化,特别是一两年之后,和以前相比,电量消耗巨大。在设计可穿戴时,厂家就可以考虑是否可以用别的电池来替代易老化的锂电池等等。或者,移动研究员的黄院长提出,可以考虑将人体散发出来的电量转化为电能供电。类似这样的技术设想还有很多,虽然存在实际研究问题,但也算是解决问题的方向之一。

其次,电池或许会影响用户体验,但真正制约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是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提供的计步,测量等功能背后都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在起作用。我们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可穿戴设备的本质就是传感器,在设备日益发展创新的情况下,传感器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核心器件,他有可能将会带来全新的交互,创新有趣的应用,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在进行设备开发时,应着重注意传感器的开发。目前,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都注重轻便,体积也越来越小。不仅要符合人体设计,还要具有超低功耗。最好能适应各种环境,起码要适应最基本的生活工作休闲环境。因此,要开发出更小型化,集成化的传感器,才能满足需求。开发过程漫长,成本又高,如果是一家厂商开发难度未免太大。因此,行业内的厂商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开发。这样不仅能够最低限度的降低成本,还能更快的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交互设计,操作系统都是未来方向

在用户使用设备过程中,尤其是截止到目前,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总交付中,智能手表占比将超过70%,用户与设备的交互虽然不像手机那样频繁,但交互设计依然影响用户的使用。例如华为的时尚智能手表已经选择Synaptics ClearPad电容式触摸控制器。该控制器成熟可靠、功耗很低,而且具备高度灵敏的人机交互性能,即使用湿的手指触控,效果依然良好。

还有随着Apple Watch 进入公众视野的压力触控技术等,都可以视作可穿戴设备在交互设计上的创新。但就目前来说,除了智能手表以外,其余智能设备很难做到与之比肩的机交互设计。在2019年的CES上,诸多创业公司发布了许许多多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内衣、智能钱包、智能运动鞋等。在这些设备上,要求做到智能手表的交互可能太过严格,但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依然对产品交互有一定的需求,优化用户使用,将会极大地促进用户购买的意愿。

智能可穿戴不可圈地自萌,功能性需求成最大卖点

在前瞻研究院对于可穿戴设备消费者认知度调查中,对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所了解的人仅占不到30%,听过但不是很了解的人占据40%左右,完全不了解的人约占30%。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广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设备厂商可以尝试与更多的机构合作,通过明星爆款,广告宣传等多方面进行推广。

根据调查,用户在购买设备时最看重的是其功能性,主要是对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和医疗健康的需求。积极宣传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将用户的需求转化为实际销量。智能可穿戴设备不仅局限于计步,心率,睡眠等基本操作,据斯坦福大学在《PLOS Biology》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可穿戴式生物传感器不仅可以监测心率、体表温度、运动量和其他生理参数,还能检测出与肝炎、炎症甚至胰岛素有关的重要生理指标的异常。

综上所述,尽管智能可穿戴设备曾经在市场上一度遇冷,甚至遭遇毁灭性打击。但公众对于设备的畅想从未停止,对于未来智能化生活的向往从未消失,这一点由智能设备交付量逐年增长可以看出。但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不仅需要设备厂家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合作才能真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