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智能产品――智能制造的主体

浏览:23547 时间:2020-06-28
对于智能产品而言,未来20年,各种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化升级成智能化。我国一方面要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智能产品,为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服务,另一方面要着重推进重点领域重大装备的智能升级,为大国重器装上工业大脑,使其变得更先进更强大。 ――中国工程院院长 周济 发展智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对于智能产品而言,未来20年,各种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化升级成智能化。我国一方面要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智能产品,为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服务,另一方面要着重推进重点领域重大装备的智能升级,为大国重器装上工业大脑,使其变得更先进更强大。

――中国工程院院长 周济

发展智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进制造业全媒体作为深耕制造业领域的专业媒体,长期关注智能制造发展,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努力做“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者。先进制造业全媒体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智能制造专题,试图从智能制造产业链、智能工厂、智能装备、智能产品、智能服务、产业变革模式、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全面深度地剖析智能制造的发展,以期勾勒智能制造的全貌。

智能制造专题第四期:智能装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主要从智能装备的整体发展和关键产业的应用角度剖析装备制造的发展。

一、智能产品行业总体结构

未来的制造产品将会呈现出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尤其是装备产品的智能化,将会给人类的服务提供强大的价值支持和物质条件的保障。

从个人3D打印设备到智能汽车,各种智能产品在最近几年纷纷爆发。目前市场上的智能产品主要有智能工业产品、智能交通产品、智能医疗产品、智能终端产品、智能家居产品、智能物流/金融产品、智能电网、其他智能产品等。无论多炫酷的科技,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人类、融入日常生活。因此,真正实用的功能和更低的使用门槛才是智能产品的发展方向。

二、智能产品的关键产业

1、智能仪器仪表

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防设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业装备中,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其所构成的测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直接影响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常用仪器仪表的生产大国,市场销售额屡创新高,研发和生产体系也日益健全。目前在测温仪表、就地压力仪表、显示仪表、传统流量仪表、就地液位仪表、控制阀阀体及执行机构DCS等一些常用仪表方面已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可以自行提高和开方新产品,有的基本性能和水平与国外产品接近,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

但在高端产品方面,如远传型智能压力、流量、液位仪表、在线分析仪表、电磁阀、定位器等方面,虽然从国外引进了技术,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再创新,多年来没有新产品新技术推出,导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总体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10-15年。

此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始终鲜有突破,成为长期制约和困扰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日前,2016年十大依赖进口的工业产品榜单出炉,其中仪器仪表高居榜单。另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12月,全国31个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累计进口总额达449.5608亿美元,2016年1-12月份,全国31个省市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累计贸易逆差104.5288亿美元。可以看出全国每年采购的仪器仪表有很大一部分进口产品。其中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被国外少数厂家垄断。

发达工业国家都把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目前产业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创新驱动发展,随着传感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新材料、新机理、新技术的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实现了高灵敏度、高适应性、高可靠性,并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二是企业形态呈集团化垄断和精细化分工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垄断地位,既占据高端市场又加速向中低端市场扩张,掌控技术标准和专利,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小企业则向“小(中)而精、精而专、专而强”方向发展,技术和产品专一,独占细分市场,服务面向世界。

国外的高端仪器仪表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各种核心技术被高度集成与加密,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造不出高端仪器仪表,只能受制于人。如果仪器仪表核心技术如果全是国外的,这些设备一旦被国外人员控制将对国家的军工、航空航天、国防等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仪器仪表事关国家安全。万物互联时代,自动化仪表的国产化是大的趋势。